2021-07-27
1、项目背景
基于城市整体发展需要,市民生活水平提高,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市民对停车配套、服务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对资源信息的掌握、资源配置效率及决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运营方对成本、效率、创新、可运营需求热切,伴随着大数据、AI人工智能、云技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无感支付技术等各项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建设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时机倍加成熟,既是现有存量停车资源整合的契机,也是政府各部门管理上的迫在眉睫之举。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5亿辆,其中汽车2.56亿,驾驶人员达4.2亿,机动车、驾驶人总量及增量均居世界第一。伴随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停车难、缴费难、管理效率低已日益成为制约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停车难的问题已经快速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五线城市蔓延。因此,停车难的问题引起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七部2015年8月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首次将吸引社会资本、推进停车产业化纳入国家层面。随着《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用地政策的通知》、《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发行指引》、《关于进一步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政策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停车产业相关政策的颁布,从土地、投融资和收费等多个方面从政府层面加强对停车行业的指导。2017年9月,交通部发布《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2017-2020年)》,进一步规范城市停车新秩序、鼓励车位资源错时共享,以大力推动智慧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停车场等便民服务设施”的要求。
国家层面停车政策的不断颁布,为智慧停车产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也为地方政府的智慧停车政策提供了一定的思路,纷纷也颁布相关政策。各级政府对停车产业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停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再加上日渐增加的停车需求,使得城市级智慧停车行业步入发展黄金期。
在各个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全国各地都在新建城市级智慧停车项目,推动了整个城市级智慧停车行业的发展。但随之而来问提也来了。产权和经营权分离、城市停车场信息孤岛严重、停车资源分布不均、停车平台不统一、技术方案较为传统、运营管理比较弱等等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
街陌停车有效的在现有存量停车场利用率不高和城市交通拥堵两大困境之间的缝隙,对提高城市出行效能、提升汽车用户出行体验有着非常强的效果。系统运用智慧停车技术,对缓解城市城市交通拥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系统、建设智慧城市具有重大意义。
2、行业痛点
停车问题涉及面广,政策问题、体制问题、整合问题、技术问题、运营问题、用地问题、资金问题纠缠在一起,加之多年来的停车场建设滞后造成的欠账,解决起来难度很大。解决停车问题应总体设计,对停车场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政策通盘考虑。
2.1 产权、运营权分离
不同停车场产权、运营权的分离及经营的复杂,造成停车场管理分散、管理手段简单,管理效率低下、难整合和调控。很多现有存量停车资源封闭运营,严重浪费车位资源。
2.2 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因没有统一的停车行业标准,导致停车系统接口标准不统一、应用管理标准不统一、配套功能不统一、服务标准不统一、收费标准执行状况不统一,造成停车场信息不开放,业务和资源无法共享,形成信息孤岛。
2.3 资源分布不均衡
各个区域停车设施使用率不均衡性较大,城市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有些区域无法建设停车场,现有存量停车场又无法有限整合,使得停车场建设步伐和停车需求增长不同步。造成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比较严重。
2.4 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
同一个城市,去不同的停车场,需要通过不同的停车管理平台查找停车场、停车位、缴费等,政府无法动态掌握静态交通资源使用状况。
2.5 技术方案较为落后
传统的停车场还有部分是第一代有人职守系统,效率低,运营成本高企;部分升级为无人职守停车场系统,大部分都独立运营,车位使用率低下;
停车场停车费各支付渠道(如微信、支付宝、ETC)采用第三方平台与停车场独立清分对账方式,部分渠道还是采用人工对账方式,对账难度、成本相对较高。
2.6 车位共享缺乏有效平台
白天居民区里的大部分车位会处于闲置状态,而机关、企事业单位此时停车需求大。因此政府鼓励业主、机关、企事业单位车位错时共享。
但是目前车位共享缺乏有效发布和沟通平台,车位业主希望将车位短租/错时出租/假期出租等方式将车位共享到有效平台,车主希望在出行前将目的地车位预定好,目前缺乏有有效的发布和管理平台。
2.7 需求不明确
对整个城市的停车需求或服务调研不足,未能充分了解整个城市不同区域、不同路段的停车需求;路内与路外之间未能形成管理联动,单一的路边停车,惠民、便民的整合不足;停车数据采集不准,经常出现平台出现有车位、实际现场又没车位的现象。
2.8 运营管理弱
项目运营能力比较弱,未能真正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
无感支付模式等新型的停车场运营模式在推广宣传上力度不够或缺乏持续性,造成拥有先进的停车场管理系统,但依然出现出口缴费排队、管理人员杂堆的现象。
设备出现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影响到停车场的日常收益,也影响到停车用户的停车服务。
3、系统特点
街陌停车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是弘道物联科技为城市级静态交通管理打造的专门解决方案。整合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灵活开放的物联网云平台和智慧停车领域先进的车辆识别技术、产品和管理平台。打造了基于物联网先进技术的智慧停车场管理系统,整合了城市级的停车资源和其它出行服务,满足了政府对整个城市静态交通资源的管控和市民出行的诉求。平台的开放集成能力、动静态交通的融合、可持续的自运营能力的建设,赋予整个解决方案强大的监控、管理和决策能力。
3.1 一体化管理云平台
覆盖路内、路外停车管理,提供城市级智慧停车全流程服务:在一个移动应用上,可完成停车查询、停车、缴费等业务。在一个平台上,可实现机构、商户、账户、收费规则等业务项的配置,车场、车位等资源项的管理,日常运营、财务、用户、运维等数据的报表查询。
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了停车、公交、出租、自行车、新能源充电、汽车共享等出行服务全覆盖。
3.2 出入口交通改善优化
车辆“无感通行”——进出通道、候车区、接客区,无感通行、减少排队,提升服务;
缴费“无感支付”——签约用户自由出入路内路外停车场、后台自动扣缴停车费;
停车场出入口环境、场内诱导标识亮化的全方位提升;
停车场出入口拥堵预警及信息发布;
3.3 静动态交通融合
“自助缴费”建设——免人工、自助付款、快速缴费;
车位实时多级发布——停车场多级诱导,车位信息公开,便民应用,管理疏导,提高车位利用率;
高清视频车位引导——实时发布剩余车位,提升车位利用率,减少场内拥堵,提升用户体验;
统一清分对帐平台——多种支付方式,系统自动对账,减少人工对帐难度,规避资金漏洞;
车位级停车场管理——车位级的监控及安全保护;
车库灯光沿着车行指引;
视觉系统标示及引导改造;
蓝牙动态室内导航——基于目的地找就近车位,高效准确找车、找场所,提高用户体验感;
路内路外“无感支付”——免人工、拍卡付款(免输密码)、快速缴费;
物联网 NB-IoT 技术应用,支持露天车位管理,物联设备功耗更低,网络更稳定;
3.4 停车生态共享
停车场聚合支付实现,开放第三方支付接入接口,系统高度集成,功能开放,便民利民;
商业综合体商业积分兑换抵扣停车费,增加停车用户消费体验,强化商户合作深度;
充电桩充电费与停车费统一入口、自助缴费,实时发布充电桩车位信息;
3.5 先进的通信及云平台技术
采用 NB-IoT 物联网通讯技术及物联网云平台技术,通信模块功耗低,设备待机时间长;覆盖距离远,是城市级智慧停车解决方案网络通信技术的最佳选择。
为满足不同城市对实施周期和成本投入的差异化需求,云平台将业务系统构建在云上,借助云平台优势提升系统快速部署及弹性扩展的能力,在应用架构上采用了服务化、集群化的设计模式,成功构建基于云计算的城市停车 SaaS 服务平台。
3.6 开放集成能力
云平台可向政府监管平台开放、向第三方运营平台和第三方智能硬件厂家开放,开放 API 接口用于第三方平台和停车场项目接入,和云平台标准 API 接口调用。赋予功能、接口、报表、流程的个性化定制,提升第三方的横向解决方案和运营能力发展,提供升级转型的业务落地和技术保障能力。
3.7 可靠的支付服务
快速接入移动支付:系统支持微信、支付宝、银联的无缝对接。
零成本接入公交、地铁、出租车等综合出行渠道,支持无感支付、POS 付,扫码付,现金等多种线下缴费方式。
支付场景与互动的卡券营销有机的融合,连接线上线下,打造了聚合支付+数字营销的完美组合。
3.8 卓越的用户体验
以 APP 和小程序、公众号为终端,提供全方位的停车服务:查找车位、导航、移动支付等。提升市民出行的可预测性、车位共享的增值性、通行的高效性、支付的便捷性上获得较好的幸福感,有效提升了出行效率。
3.9 可持续的自运营
停车经营需要承担保安、保养、保管、维修等服务职能,人力成本占比高,回报周期长,收益建立在安全、高效的运营管理模式基础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来源于政府投资或地产配套,运营费用则来自于停车服务费分成。行业传统观念,重视建设期系统造价,轻视长期的运营成本,忽视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在人力成本不断攀升、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流程标准化,管理透明化、服务差异化应是新一代管理模式的标志。
停车运营的转型升级,在于以信息技术创新求发展,向人力成本管控要效益,引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工具手段,提高停车服务的专业性、增加产品和服务附加值。